Archive

Archive for the ‘一起去旅行’ Category

這樣算 … 員工旅遊嗎?

我現在的工作,是在一家小公司,去年上面有報告說總共員工有148人,
今年加減起來,大約155人左右,
公司才成立4年,有很多規定和福利都還在成形,
倒是有件事每年都舉辦,員工一起去滑雪,
滑雪是很“豪華的運動”,公司不可能全額補助,
不過讓大家一起去滑雪的想法還是可以實行,
員工可以邀請非公司的朋友一起來,
公司負責租巴士的錢,還有招集大家一起分租滑雪場附近的公寓(Condo),
其他住宿,門票還有用餐的費用由員工/員工朋友自己出,
時間是這個星期四傍晚出發,星期天下午回來,
開8個小時的車到Mammoth滑雪場(Mammoth Mountain Resort)
這樣省下的錢雖然不多,但是不用自己開8小時的車,省下汽油錢,
同事們不管熟不熟,參加的人大部分是喜歡滑雪的,
在同一個巴士同一個滑雪場上混了幾天,至少也會變熟一點,
一夥人浩浩蕩蕩地像是畢業旅行一樣,我覺得滿有趣的。

反正我們也是要開8小時的車到Mammoth滑雪,跟著公司去更好,有司機幫忙開,
反正也是要一個地方住,大家一起分租還便宜些,
我跟Rob也喜歡滑雪,這樣的活動當然不能錯過,
所有裝備今天晚上整理好,準備星期四一下班就出發!

不知道這樣算不算員工旅遊?:o)

Advertisement

拾寶 (下)

因為沒有水底照相機, 所以買隻海龜模型當作是看到海龜的紀念物囉~
印象中有一次在水族館裡看過海馬, 這隻是在茂宜島的車庫大拍賣(Garage Sale)找到的, 被夾在咖啡杯之間, 因為還有買其它東西, 就被當成贈品送我 :o)
就像海灘上其它的貝殼, 這個也被塞滿了。
sea turtle toysea horsesea shell

不知道這是什麼植物的花(?), Rob在可愛島找到的, 摸起來像手工紙一樣, 綿綿的。

夏威夷鵝(Hawaiian Goose)的羽毛, 在大島火山國家公園的時候, 睡完午覺發現Nene在小水窪邊洗澡, 那一整天可以算是整趟旅行中最難忘的一天

Nene's featherNene's feather

Nene's featherNene's featherNene's feather

Categories: 一起去旅行

拾寶 (上)

夏威夷最多的就是珊瑚和被海浪刷得圓潤的貝殼,
在沙灘上走個一兩個小時就可以找到很多奇形怪狀的,
像是珊瑚黏著一個貝殼, 看起來像蟒蛇的頭,
還有把一個像臉和一個像鼻子的黏起來, 就像是抽象畫裡的臉….

face

coralcoral

coralcoralcoral

所有的小空隙, 沒有例外的都被塞滿了更小的貝殼或是珊瑚碎片,
這種黑黑的果子天然地鑲上一顆顆不同的沙子, 其實果子大概只有3公分大小,
如果近看, 可以看到每一“格“的沙子都不一樣!

sea shellcoralsea shell

sea shellsea shellsea shell

我們找到了幾個珊瑚像是天然的墜子, 有天然形成的洞, 回來後找了條皮繩, 就變成了項鍊。

necklacenecklacenecklace

necklacenecklacenecklacenecklace

未完待續

Categories: 一起去旅行

[BIG] 只有回憶 (下)

接下來我們開著小吉普繼續往路的盡頭前進, 天氣明顯地變得很熱很乾, 快到的時候有一個小涼亭, 正對著海邊的藍天白雲, 美美的景色又讓我想起在旅館享受冷氣的相機電池 >.<, 小涼亭貼著關於火山礦物之類的介紹和注意事項, 還有星象的最新訊息, 這裡大概是看星星的好地方, 小涼亭的隔壁則是公園管理員的休息站和遊客補給站, 只賣水和登山用具, 我貪涼地躲在小涼亭的遮棚陰影下, 卻怎麼樣也覺得不舒服, 蘿蔔乾卻說要到大太陽下的瞭望台, 牽起我的手, 翻過一堆尖尖的火山岩, 海風徐徐的吹來, 沒想到真的舒服多了!後來才知道, 火山附近會漫佈火山煙塵(volcanic smog, 簡稱vog), 所以才會覺得空氣悶悶的, 而且喉嚨覺得乾乾的一直想要咳嗽.

本來以為公路的盡頭大概就是火山岩或是小徑之類的, 結果看到旁邊寫著“No Parking”(不准停車)的路標, 被岩漿“淹”過, 這裡大概就是地圖上公路的盡頭, 路標過去之後就是兩年前新生的火山岩, 遊客可以再往前行, 不過導覽和管理員說得很清楚, 一切就要靠自己, 也就是說, 沒有指標, 沒有步道, 目的地就是沿著海邊, 半走半爬過高低不平又尖的石塊, 可以一直走到覺得想要回頭, 或是看到岩漿為止, 因為我們時間不多, 就沒有繼續走太遠, 不過踩在尖尖的火山岩上, 望著一望無際的海洋, 好像到了天涯海角的感覺, 很奇妙

因為沒有相機, 以下摘錄美國地質調查所(U.S. Geological Survey)的檔案照片, 更多的照片可以在USGS的網站找到

經過一個早上的折磨, 我們倆心裡想著同樣一件事, 找個地方睡午覺吧, 也懶得找地圖上哪裡有休息區, 沿著回頭路走, 右轉到一條小巷子, 沒想到小巷子是個小小的停車場, 剛好沒人 🙂 找個邊邊的停車位和樹蔭下, 我們兩個就這麼呼呼大睡起來. 睡得正舒服的時候, 忽然覺得腳涼涼的, 原來下雨了!停車場多了一些車, 還有一些遊客裝備齊全, 看起來是要走難度高的登山步道, 印象中好像有這麼一條步道, 穿過雨林和一些零星的小火山口, 這些要等下次來再說了; 蘿蔔乾把窗戶搖上, 繼續睡他的大覺, 似乎沒有要清醒的意思, 我只好一個人到處逛逛; 雨下得越來越大, 空氣呼吸起來舒服多了, 停車場的邊邊積了一些水窪, 前方好像有一些大鳥在水窪玩, 仔細一看, 是我找尋已久的夏威夷鵝(Hawaiian Goose)! 又稱Nene, 只有在夏威夷才看得到, 好幾年前因為過度開發, 幾乎要絕種了, 復育的成果很好, 所以現在在夏威夷的保護區內才可以常常看到, 藉著下雨的水窪他們正在洗澡呢!他們把握這難得的機會, 拍拍翅膀, 搖搖屁股, 從頭到腳洗得很仔細, 似乎不在意我在旁邊盯著看, 我趕緊把握機會撿了幾根羽毛, 嘿嘿, 這就是我的戰利品:
Nene's feather

睡完午覺, 導覽手冊上的步道, 只剩下Lava Tube有時間去, Lava Tube的形成很有趣, 當岩漿從地底噴出來, 也會像河流一樣, 往低的地方流動, 慢慢地就形成一個通道, 當岩漿流動速度變慢, 表面接觸到空氣的岩漿冷的比較快, 但是下面的岩漿還在流動, 表面冷卻的岩漿慢慢變硬, 最後就像是天然的岩漿水管一樣, 岩漿就順著這個天然的管子流, 導覽上的Lava Tube步道就是走過岩漿形成的管子, 很大很大很大!裡面出乎意料的光滑, 摸起來竟然像玻璃一樣, 感覺就像是一個天然的隧道, 出口剛好有一小段雨林區, 雨滴在樹葉上的聲音加上不知名的鳥叫聲, 彷彿到了另一個國家, 跟我想像中的夏威夷完全不一樣!

Big Island Map走完Lava Tube, 開車到附近的Volcano Village休息, 我們商量著回去的路, 如果照著早上來的路回去, 要花3個多小時才會到, 穿過島中間的一小條黑線看起來好像是條捷徑, 小細字寫著Saddle Rd.(就是地圖上的200號公路), 地圖上看起來不是很大條的路, 雖然下雨路況不佳, 我們還是決定試試看, 就算是泥土路應該也難不倒四輪驅動的小吉普吧, 決定好回去的路線, 經過Hilo的時候左轉進去一條小路就是Saddle Rd, 雖然只有兩線道, 還好是柏油路, 一路上一直是上坡, 偶爾有幾輛車經過, 看起來像是當地居民, 耳朵可以感覺到耳鳴, 表示我們愈爬愈高了, 雨也跟著愈下愈大, 有一個路段雨大到連雨刷都來不及把雨刷開, 我心裡有點小害怕, 不過比來的時候有趣多了, 神奇的是, 轉過一個彎, 忽然間雨停了, 路也不再那麼陡, 再轉過幾個彎, 忽然起了大霧, 我們猜想著, 大概是爬到雲端上了 🙂 兩旁的風景不再是樹林, 而是一大片草原, 遠方還有高山, 研究地圖, 那應該是Mauna Kea, 山上有天文台, 因為山很高, 附近又沒有光害, 是非常熱門的觀星地點呢!走完了Saddle Rd.我才了解路名的意思, Saddle這個字指的是馬鞍, 路的部份穿過平原, 就像馬鞍上坐的地方, 兩邊的高山就像是馬鞍前後高起來的部份, 這條路就像馬鞍一樣呢!

回到飯店, 趕緊照下今天唯一的照片, 壓扁的保特瓶見證我們難忘的一天
見證人-保特瓶

圖片來源 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 USGS

Categories: 一起去旅行

[BIG] 只有回憶 (上)

有了前一天祕密步道的經驗,我們更愛夏威夷大島, 回想起來, 接下來的這一天是旅行中最難忘的一天, 火山國家公園的景色, 在夏威夷的第一場大雨, 還有那種在大雨中無法言語形容的氣氛, 難忘的也許是烏龍地帶了相機, 卻把相機電池留在旅館, -_-! , 所以這一整天, 只有回憶, 沒有相片….

火山國家公園(Volcanos National Park)大概是夏威夷島最有名的景點了, 在島的東南方, 如果想看火紅紅的火山岩漿(lava), 最好的時間是傍晚, 才看得到岩漿泛著紅光, 道理就像白天看不到星星在天空一樣. 大部份的人回程的時候就待在山腳下的Hilo, 或是就在國家公園附近露營, 可惜我們的旅館都訂好了, 晚上一定要回到西岸過夜, 只好更改行程, 早一點出門, 能看多少就是多少。

根據info櫃台小姐的情報, 雖然南邊的公路看起來比較短, 但是開北邊的公路會比較快, 我們不到7點就出門, 結果花了3個多小時才到公園的遊客中心, 沿途的風景也還好, 到的時候都已經快中午了, 心裡有一點點後悔, 天氣很熱很乾, 還跑這麼遠來浪費時間, 又沒有相機電池, 當下真想回去旅館, 不過看過遊客中心的簡介和展覽後, 真的是很特別的地方呢!從18世紀初就有人開始注意的這裡特別的火山地形, 因為火山熔岩噴出來就遇到週圍的太平洋, 所以夏威夷大島還在“長大”, 在島的東南方不斷的有新生地, 在國家公園附近到處可以看到火山熔岩的遺跡, 因為是保護區, 不只是保護夏威夷的原生動植物, 還要防止外來的物種的破壞, 有些區域緊鄰著私人的土地, 只好用欄竿圍起來, 一邊是私人土地的草坪, 一邊是受保護的雨林.Crater Rim Drive整個國家公園採自助式導覽, 我們照著進來時發的地圖還有步道簡介, 沿著Crater Rime Drive逆時鐘開車, 根據地圖, 這條大約5公里(11 miles)的導覽公路可以看到從沙漠到雨林的氣候, 在Jaggar Museum和Halemaumau Parking Lot附近的步道可以看到整個死火山口. Jaggar Museum裡有展覽各種火山熔岩形成的礦物標本和記錄火山活動的儀器, 走到博物館外面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整個火山口, 天啊!大慨有好幾十個足球場那麼大吧!好像是電影佈景一樣, 後來我們走到Halemaumau Parking Lot附近的步道, 才感覺真實一點, 空氣中充滿了琉磺的氣味, 從附近活火山飄過來的火山灰讓我們不斷的咳嗽, 很多地方可以看到岩漿流動的痕跡, 時間好像凍結在岩漿流下來的那一刻, 也許就是這種神聖的感覺, 在死火山口附近的步道有放一些花, 瓶罐還有焚香(incense)之類的東西, 好像在遙祭火山神一樣。

沿著Crater Rime Drive有一條往南到海岸的公路, Chain of Crater Road, 在路的盡頭再走大約幾公里就可以看到火山岩漿. 不知道山有多高, 不過等於在半個小時之內從山頂開到海平面的高度, 非常陡, 氣壓變化劇烈, 連我們用來裝水的保特瓶被壓得扁扁的, 耳朵也感覺得到耳鳴, 天氣也明顯地比在死火山口附近溫暖, 山邊也不再是黑黑的岩漿, 路上慢慢地出現小樹叢和雜草, 開始看得到一些綠色植物和鳥, 甚至還有蝴蝶, 搞不懂它們要如何在這麼乾的地方活下去. 在快到海岸的時候, Puu Loa步道的簡介吸引了我的注意, 原來是在這個步道可以看到岩畫(Petroglyph), 這裡的石頭外面一層脆脆的, 先民把他們的生活雕刻在石頭上, 像是海龜, 划獨木舟, 雞等, 因為岩畫非常容易損壞, 所以很珍貴, 既然來了, 當然我們不能錯過. 整條步道沒有什麼路標之類的箭頭, 也沒有整好的木板或石子路, 路標就是一堆堆在路旁的石頭, 步道就是走向下一堆石頭, 走了幾公里終於遠遠得看到用木板圍起來的一區, 果然是岩畫沒錯!真不敢相信這是八百年前(AD 1200-1450)的遺跡, 當下有點恍神, 好像是米羅把作品刻在石頭上一樣, 而且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小部份, 已經辨認出來的就有23,000種!後來才知道, 雖然其他島也有岩畫, 但是夏威夷大島有最多的岩畫遺跡, 真是沒白白辛苦了好幾公里。

Petroglyph Petroglyph

沒有相機的一天還沒結束, 請看續集。

圖片來源 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 Petroglyph Hawaii, USGS

Categories: 一起去旅行